11月2日,银保监会官网发布消息称,银保监会副主席肖远企近日在“香港金融科技周2022”活动上做了关于金融科技的演讲。“我们坚持金融业务必须持牌经营的原则,将所有金融活动纳入金融监管,持续完善修订现行金融监管规定,针对新兴的金融科技活动及时制定出台专门审慎监管规则。”肖远企在演讲中表示。
近年来,中国的金融科技发展相对迅速。一是推进普及电子支付。2021年,内地个人银行账户数量达到135.9亿户,人均拥有近10个账户,线上支付交易金额合计约3500万亿元。金融支付更加便捷、高效,使用成本更低。
二是积极促进普惠金融。金融机构注重加强金融科技应用,不断提高金融可获得性,持续降低服务成本,重点覆盖金融服务薄弱和空白领域,突破物理网点和地域限制,触达更多的普惠金融客群。2021年内地小微企业互联网流动资金贷款余额同比增长47%,远高于一般贷款增速;互联网财产保险保费同比增长8%,较财产险行业整体保费增速高出7个百分点。目前内地银行通过线上渠道发生的业务交易笔数占各类渠道比重已超过90%。
三是鼓励金融业利用新技术更好践行ESG发展理念。支持绿色金融和可持续发展,主动关注和应对气候变化、绿色低碳和可持续发展问题,承担应有的社会责任。
与此同时,银保监会也在不断强化金融科技监管建设,完善监管规则和机制,丰富监管方式和手段,确保金融科技安全稳健发展。
一是完善基于规则的监管。银保监会坚持金融业务必须持牌经营的原则,将所有金融活动纳入金融监管,持续完善修订现行金融监管规定,针对新兴的金融科技活动及时制定出台专门审慎监管规则。
二是丰富金融科技监管工具。在监管科技方面,持续推进现场检查和非现场监测的数字化体系建设。银保监会还设立智能检查实验室,加强对大额风险暴露的识别和早期预警。设立监管大数据平台,注重对市场数据的自动化集成和交叉验证,加强穿透性风险监测与分析。在合规科技方面,银保监会鼓励金融机构积极探索建设数字化平台,强化对合规风险的有效管控。目前,大型银行均已建立合规科技信息系统,中小银行也正在加快建设步伐。
三是加强消费者保护。虽然技术被广泛认为是中性的,本身并不具有金融风险属性。但在实践中,技术又容易与一些不当金融行为相互交织,成为欺诈、洗钱等活动的工具。为此,银保监会非常关注金融科技及其创新对公众利益的影响。“我们始终认为,在金融科技发展的进程中,加强金融消费者权益和数据安全保护、强化信息披露同样至关重要。”他表示。(记者 潘福达)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质量法治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金政互联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质量法治网 fzw.xfznw.org.cn 版权所有。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联系电话:010-56212745、010-53382908,监督电话:1851846985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邮箱:qgfzdyzx@163.com 客服QQ:3206414697 通联QQ:1224368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