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 欢迎访问质量法治网!
当前所在:首页 > 打假动态

入关日期早于生产日期,溯源码问题只是“误操作”?

来源:内蒙古自治区消费者权益保护服务中心 作者:佚名时间:2024-12-30

  原标题:入关日期早于生产日期,溯源码问题只是“误操作”?

  据澎湃新闻报道,10月24日“双十一”活动期间,消费者田先生花费246元,在某电商平台自营店购买了一款名为素力高的猫粮,又在“普丽普莱健生湾海外专卖店”购买了一瓶普丽普莱液体钙片。田先生通过查证订单物流详情页下可查看商品的“溯源信息”,发现这两款商品的海关申报日期均早于生产日期。

  入关日期竟早于生产日期,令人难以置信。究竟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田先生称,“如果真的存在溯源码造假的问题,消费者还怎么相信产品是正品?还有可能是商家在报税期内串换了商品。”

  溯源码也叫溯源防伪码,被称为商品的“电子身份证”。“码”上溯源,既可见真伪,也可定是非。有了溯源码,能实现产品来源可查、去向可追。很显然,溯源码一旦造假,后果不堪设想,既架空了制度设计的初衷,还可能让假冒伪劣产品披上遮羞布大行其道。针对田先生的遭遇,监管部门应该及时介入,迅速查处。如果查证造假属实,就要对造假者依法严惩,不可姑息。

  耐人寻味的是,澎湃新闻调查发现,消费者反映溯源码存在问题指向的电商平台,涉及多家知名平台。主要问题包括:宣称有溯源码的商品未贴溯源码、溯源码扫描后无信息、溯源码界面造假等。如果此说法属实,不由得让人忧心忡忡,涉事平台都是公认的大平台,如果放任溯源码造假,平台还有公信力吗?最关键的是,上述问题普遍存在,会不会导致问题产品大量流向市场?是不是对公众健康、市场秩序等造成影响?

  有业内人士指出,伪造溯源码,可能涉及伪造、变造国家机关公文、证件、印章罪,侵犯知识产权罪,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等。这也说明不可小视溯源码造假的危害,不能容忍溯源码造假在平台上“逍遥自在”,也不能放任这一乱象长期存在。

  据报道,防伪码和查询系统的设计、生产、搭建等,已形成一条成熟的灰色产业链。有防伪从业者表示,目前,激光防伪标识和二维码防伪标识,主要是企业的自主防伪行为,防伪标识属于“自产、自销、自己鉴定”的生产服务链条,相关部门没有对防伪标识进行统一监管。如此种种,既说明溯源码造假已经产业化,也折射出防止溯源码造假必须实现技术升级,通过多元手段实现精准打击。

  溯源码造假产业化背后,暴露出一系列问题。多家电商平台大量存在溯源码问题,意味着平台缺乏应有的责任意识,也反衬出相关部门缺乏有效监管。对于溯源码上的产品信息与实际明显不符问题,受访电商多将之归结于工作人员“贴错”或“漏贴”导致,显然不可能让消费者信服。惟有自我检视、刮骨疗毒,采取有力有效手段防止出现此类问题,才能赢得消费者信赖。

  “码”上溯源,带给消费者的是安心。基于此,对溯源码造假,应严查、严惩、严防相结合,铲除溯源码造假的根源,是当务之急。(秦川)

  


原文链接:http://www.nmg315.com.cn/news/3466.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质量法治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金政互联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质量法治网 fzw.xfznw.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4048924号-32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联系电话:010-56212745、010-53382908,监督电话:1851846985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邮箱:qgfzdyzx@163.com  客服QQ:3206414697 通联QQ:1224368922

北京金政互联资讯中心

中国互联网协会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北京网络行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