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 欢迎访问质量法治网!
当前所在:首页 > 消费调查

每天花4小时上网 银发流量带火“专属APP”

来源:广东消委网 作者:佚名时间:2024-08-17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中国每五名老年人之中就有一个拿着手机上网的“网民”,他们K歌练舞,聊得了微信,斗得了地主,和年轻人一起“解毒”鸡汤和养生骗局。在这个全民互娱的时代,银发人群正在用互联网丰富他们的晚年生活。

  

  84岁老人游戏里“开黑”,98岁老人拍抖音成了“网红”——这些“网瘾”老年人比90后还会玩,给手机应用平台带来新的增长点,包括短视频、社交类在内的“适老”互联网产品看到了商机,纷至沓来。

  

  购物、唱歌、短视频 银发网民“三大件”

  

  根据2018年腾讯应用宝发布的《老年用户移动互联网报告》,中国目前已经拥有了8000万老年网民,占老年人口的20%,也就是说,每五个老年人中就有一个使用手机上网。国内研究机构QuestMobile发布的《银发人群洞察报告》显示,超过50岁的银发人群移动互联网月人均使用时长,从2017年12月的98小时增长到2018年12月的118小时,同比增长20.7%,意即他们每天有将近4小时上网。不同于多年前老人集体排斥上网,如今的长辈们对网络的热情有目共睹。

  

  但老年人上网并不容易,得求教于子女晚辈。使用频率方面,86%的老人每天都用微信,42%的老人觉得自己每天无数次打开微信。他们自我调侃,也要建立像青少年防沉迷系统的中老年人防沉迷系统。

  

  调查显示,银发人群每天长达4小时的上网时间,主要热衷于年轻人爱玩的淘宝、拼多多等为代表的购物类APP,美颜相机为代表的潮流APP,全民K歌为代表的唱歌APP,抖音快手为代表的短视频APP。他们和年轻人玩的是相同的APP,却是另一番画风。

  

  以短视频为例,首先,老年人的短视频标签以人生哲学、两性话题和千古秘闻为主。诸如“人这一辈子一定要做对五件事”“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等,此类话题一直是老年人的兴趣点;其次,老年人的短视频在形式上画风清奇,五颜六色的字体、花花绿绿的特效、模板式的各种相册等。他们发布的评论也与众不同,不打字多用表情,以大拇指、玫瑰和笑脸为主;最后,老年人的短视频在传播上相对比较滞后,较少跟上热点新闻和潮流风尚,但大量的原创段子“老梗”,有意无意就会引领网络语言。

  

  与时俱进 老年网友也追现代梗

  

  喜欢玩抖音、快手的朋友,经常能够刷到一些中老年用户自己或者朋友帮忙拍摄的短视频。很多老人已经从“从前车马很慢,一生只爱一个人”,变成现在在抖音里拍“左边跟我一起画个龙,右边画一道彩虹”。抖音上粉丝超500万的“小顽童爷爷”等老年群体,上传了不少生活短剧,以及卖萌的舞蹈,如今他们成为了短视频的主力军。“鮀城大叔”用一个自拍杆,尝试年轻人喜欢的东西,例如星巴克和喜茶等,还搞起了时装搭配,甚至还为年轻人带起了货。

  

  根据专注研究老年群体的新媒体AgeClub的数据统计,抖音平台上,中老年网红主要可以分为以“济公爷爷”游本昌为代表的个人网红;和以罗姑婆为代表的MCN网红,意即在资本支撑下有运营团队网络产品的网红。许多老年KOL关键意见领袖,正在源源不断地涌入短视频平台。不同于那些鲜明风格的个人网红,资本支撑的专业化生产模式,让一些老年人开始签约平台,并且对准某类人群让其刷到自己的短视频,可以说是具有针对性的商业广告。中老年的KOL关键意见领袖,如今已成为稀缺人才,2018年阿里巴巴还曾专门招聘研究专员,首要条件必须年满60岁。

  

  “专属APP”涌现 社交圈老年大学搬上手机

  

  网络平台涌现出许多针对中老年群体的APP。例如针对广场舞市场,2015年糖豆APP将受众瞄准为60后和70后,将中老年女性跳广场舞的视频列为该应用的最大品类,如今已成为中老年群体广场舞重要的学习平台。教学软件也向线上老年社区转型,新增了社区功能和生活搞笑内容。

  

  “跟我拍舞蹈,我要做达人。”录下同款手势舞,这是达人的晋级任务。高等级可获得展示推荐位,新星舞台、舞蹈服试穿或赞助机会。该APP平台每天有40万用户在平台聊天,老年人跟着复古音乐,迈着整齐的步伐,享受着自己的舞台。

  

  市场上还有多款主打中老年社交的APP。比如,老友圈的功能和微信朋友圈类似,有人发游记、有人晒孙子、有人讲人生哲理;老年大学教你山水画技法、唱歌发声的基础、用手机拍大片……相关类目应有尽有;看戏听曲将戏曲、相声、有声读物精心归类,迎合老年人喜好。在这些平台,老年人学习、分享、交友,和年轻人的网络社交生活别无二致。

  

  银发流量为“夕阳红”产业带来商机

  

  当下的中老年人有钱有闲,随着移动互联网化,他们在旅游、保健品、网购、视频、游戏等方面都有较大需求,许多APP产品抓住需求聚集流量。这个群体最大的特点是会使用产品,但绑定支付难、付费意愿低,电商、线下活动也都是小场景,很难形成变现渠道,市场短期爆发很难,可能还需要5-10年,付费习惯、付费意愿、网购习惯才能慢慢养成。像彩视、小年糕、美篇等微信小程序,这些中老年应用平台的盈利大多采用流量变现,通过各种横幅广告、推荐页的摆放,以及知识付费的方式,让用户买单。

  

  同时,需要社会关注的是,一部分老年人的“网瘾”其实是孤独导致的,他们缺少了陪伴,需要在网络释放天性,需要被人看见。年轻人与其说教老人少刷微信抖音,倒不如多挤点时间陪他们聊聊家常。

  

  中国开始步入老龄化社会,互联网产品日益普及,越来越多的银发群体入驻像以抖音为首的短视频社交网络,专属于中老年群体的APP产品也会越来越多。不仅丰富了老年人晚年生活,也使“夕阳红”产业愈加红火。(来源:北京青年报

  


原文链接:https://www.gdcc315.cn/html/web/xfdc1/51622.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质量法治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金政互联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质量法治网 fzw.xfznw.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4048924号-32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联系电话:010-56212745、010-53382908,监督电话:1851846985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邮箱:qgfzdyzx@163.com  客服QQ:3206414697 通联QQ:1224368922

北京金政互联资讯中心

中国互联网协会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北京网络行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