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 欢迎访问质量法治网!
当前所在:首页 > 食品安全

民俗美食“龙气”足

来源:北京市消费者协会 作者:佚名时间:2024-03-20

  今天是农历二月初二,按照京城百姓食俗,要“吃龙胆、揭龙鳞、咬龙耳”,图个好彩头。今年,不少老字号餐厅都准备了多种民俗美食,供市民花样“沾龙气”。

  昨天一大早,就有不少顾客守在护国寺小吃总店门口,提前等着购买新鲜出炉的“龙胆”。“尤其今年还是龙年,更要吃这个图个好彩头。”正在排队的市民沈大姐说。店经理张猛介绍,按照“备战”民俗小吃的惯例,门店临时成立“龙胆”烹制小组,由中国面点大师李秀云带队,师徒齐上阵,“龙胆”从早点时段就开始售卖。

  “制作龙胆必须用黍子面,热水加工,讲究烫面包裹馅料,裹上馅料包成酷似‘龙胆’的形状,十分考验技术水平。”张猛说,成品“龙胆”有豆沙、巧克力、黑芝麻、枣泥等口味,店里还准备了半成品原材料,市民可以买回家亲手烹制。

  “龙抬头”这天,还讲究“揭龙鳞”和“咬龙耳”。“龙鳞”即春饼,近几天,同春园饭庄的“龙范儿”春饼套餐,就将春园合菜和酱肘子装进薄如蝉翼的春饼,滋味鲜美。“龙耳”是指形似龙耳的饺子,惠丰饺子楼的春笋鲜虾饺近来也预订火热。

  以“开国第一宴”闻名京城的老字号玉华台,推出了一道扒猪脸,还搭配清炖狮子头和拆烩鲢鱼头组成“三头宴”。曲园酒楼也有“龙头菜”扒猪脸,由于整扒猪脸个头比较大,店里也售小份,方便市民购买品尝。(记者 杨天悦)


原文链接:http://www.bj315.org/xfzbj/czbj/202403/t20240311_42534.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质量法治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金政互联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质量法治网 fzw.xfznw.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4048924号-32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联系电话:010-56212745、010-53382908,监督电话:1851846985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邮箱:qgfzdyzx@163.com  客服QQ:3206414697 通联QQ:1224368922

北京金政互联资讯中心

中国互联网协会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北京网络行业协会